近年来,国内许多大城市的知名商场纷纷关门倒闭,即使幸存下来的商场也面临客流量减少的问题。曾经热闹非凡的商场,未来是否会逐渐消失,成为时代的记忆?
上海的老牌商场梅龙镇伊势丹百货在今年6月底正式关门,这家经营了27年的商场因多年亏损而不得不选择关闭。去年9月,上海太平洋百货(徐汇店)也因为客流量稀少导致亏损而关闭,该商场在上海经营了长达30年。类似的情况在其他一线城市如深圳、广州和北京也屡见不鲜。北京世贸天阶曾是最热门的地标性商场之一,现在却大量商铺空置,客流稀少。
过去,逛商场是国内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之一,但如今大城市的商场越来越难以维持运营。从宏观层面来看,整体消费疲软是主要原因之一。前几年经济高速增长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两位数增长,但最近几年增速明显放缓。今年8月,我国社消零售总额同比增长仅为2.1%。随着消费能力下降,商场的人流自然减少。
电商崛起也对商场造成了巨大冲击。网上购物价格便宜且送货方便,使得许多人转向网购。尤其是直播电商兴起后,连老年人也开始学会在线下单,进一步减少了商场的客流量。此外,国内商场普遍存在的同质化问题也让消费者失去兴趣,相同的餐饮、服装品牌和电影院等十几年不变的格局让人感到乏味。
面对这些挑战,一些商场通过创新取得了成功。例如,北京SKP定位高端市场,提供独特的购物体验,吸引了大量富裕人群。2023年,其营业额再创新高,达到265亿元,远超英国哈罗德百货。杭州湖滨银泰in77则主要针对年轻人群,通过调整品牌和举办线下活动吸引年轻人,使其客流量持续增长,2023年营业额超过100亿元。
当前经济形势下,国内商场正经历大洗牌。那些无法及时调整策略的商场将被淘汰,而勇于创新的商场则会逆势崛起,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购物体验。这对消费者和中国经济都是积极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