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13日,华商报大风新闻报道了陕西西安“摩托车交强险线上捆绑销售5分钟出单,线下办理却排长队”的奇怪现象。
8月、9月以来,多名西安市民反映,以往还能通过中介“捆绑意外险”线上投保,如今不少中介已不敢接单,投保必须去线下排长队,“相较于汽车交强险可以线上购买,摩托车必须线下排队显然不 是保司的技术问题。”
对此,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针对“摩托车交强险”问题进行了多方走访调查。
投保难题
线上“捆绑出险”5分钟出单,线下排长队
曝光后“线上渠道”少了,市民挤到线下投保
今年5月,西安市民周长(化名)曾告诉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5月初,自己的摩托车交强险逾期,通过车商联系店铺合作的保险公司业务员后,得到回复称,购买交强险需要额外购买180元的人身意外险,若不想购买人身意外险,建议去线下保险公司营业点直接购买。
“我尝试通过‘陕西摩托车交强险便民投保平台’线上投保,但根本办不了。”周长无奈道,线下投保不仅需要排队,每天只能办二三十人,他无奈再次联系到车商,按要求先扫码购买了180元人身意外险,然后提供身份证、行驶证正反面,购买了摩托车交强险。仅5分钟,车商便将保单发给了他。
5月中旬,华商报大风新闻报道摩托车交强险问题后,周长表示还曾向车商咨询线上投保事宜,被告知中介已经不办该业务了。
今年4月份,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走访发现多个保险公司现场办理摩托交强险都需排长队 张鹏康 摄
九十月份,不少市民开始投诉线下投保难问题。有市民表示,工作繁忙,以往多花一二百元,就能找黄牛线上便捷投保,如今只能线下排队,更不方便了,“为什么摩托车交强险不能像汽车的交强险一样,线上投保?”
博主线下走访保司,多家都得预约排号
今年9月底至10月初,西安某二手摩托车市场负责人、短视频博主@尹湘君 无奈通过网络发声,“买个摩托车的交强险,要拉着摩托车去保司门口验车,给人家现场拍照。”他质疑道,“交强险需要这么麻烦吗?同为机动车的汽车,也需要这样的流程吗?”
这位博主对摩托车交强险难购买问题吐槽道,各种条件限制一大堆,要么加费用找“黄牛”办,“如果觉得费用不高就加费用,不要来回折腾我们。”
博主视频截图
为证实自己的说法,他于9月30日下午实地走访了一些保司。阳光保险以“今天名额满了”为由拒保,业务员说,一个人办理需要30分钟,一天只能办二十人左右,“早上7个人还没办完呢。”其中,正在办理交强险的市民说,“我是早上7点来的,现在才排到。不办上路被抓到还要罚款、扣车。”
他还去了平安产险、人保财险等保司,均被告知需要预约,汽车则可以直接在手机上买。
市民便捷投保需求强烈,希望畅通渠道
维护后恢复运营,仍难通过线上投保
“捆绑出险”的整治,“堵住”了部分黄牛,也堵上了部分市民认可的一条“便捷”投保渠道。打通线上自主投保渠道,成了摩友们迫在眉睫的需求。
其实,摩托车交强险的办理,陕西金融监管部门、省保险协会等部门一直在推动线上便民投保工作。
2023年1月,陕西省保险行业协会开通了“陕西摩托车交强险便民投保平台”公众号。据了解,市民可通过该平台,自由选择保险公司,办理摩托车交强险。后该系统于2023年8月7日至8月31日维护。
2024年5月7日,该平台系统再次通报升级维护,目的是“为保证陕西摩托车交强险便民投保平台运行稳定流畅”,升级期间平台无法提供线上投保服务。如有线下投保需求,请联系保险公司。
7月12日,“陕西摩托车交强险便民投保平台”恢复运营。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了解到,线上“便民投保平台 ”恢复运营后,并未对购买摩托车交强险带来实质性的便捷,因为不少市民无法通过平台实现线上投保,仍需到线下排队投保。
按照2024年10月10日的平台数据,共有31家产险公司在平台有投保入口。根据《2022年西安城市交通发展年度报告》,截至2022年末,西安摩托车49.72万辆,平均每日约有1362辆摩托车需要投保。若按照每个产险公司一个营业网点计算,在全年无休情况下,每个网点每天需要办理约44辆摩托车,才能满足线下办理需求。
监管困局
金融监管部门明确线上续保次日
平台公示31家保司电话22家打不通
10月10日,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以市民身份,尝试通过该平台公示的联系方式咨询投保。据悉,该平台公示了31家保司的投保联系方式、窗口。
公示电话无人接听或空号或关机的有,阳光保险、中银保险等20家保司;多次拨打显示正在通话的保司有,渤海保险、人保财险等。记者致电官方客服后,仍无法获得回复的有9家保司。
此外,渤海保险、安诚保险、安盛天平保险等十余家保司表示没有线上渠道,仅支持线下投保。其中,多家保司表示,排队已到数日至半月以后,最久的预约排队反馈为“11月4日”。还有保司称系公司“摩托车交强险”系统没有开通;摩托车交强险投保数量由上级公司掌控,每天定量放号等。甚至有业务员吐槽道,“往年都能上,今年我自己摩托车上交强险都费了大力气……”
以系统原因拒保的有三星财险、天安财险(申能财险)。明确表示线上可以办理有,紫金保险、华安保险两家保司,但记者未尝试具体线上操作。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走访的节点,系今年10月9日陕西金融监管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提升陕西摩托车交强险便民投保平台服务质效的通知》的第二天。
《通知》要求,明确线上线下业务办理标准。要求所有旧车续保业务、旧车车牌和车主身份证归属地均为陕西的转保业务,原则上应通过投保平台引导后,全程线上办理完毕;因风险管控需要,确需现场验标的业务,应加大服务资源投入,灵活运用影像、定位等辅助方式,提高办理效率,缓解门店压力。
对此,陕西金融监管部门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为进一步推动线上投保,已要求陕西省保险行业协会制定具体细则。
省保险行业协会推出线上续保细则次日
30家保司仅14家表示开通线上渠道
10月15日,陕西省保险行业协会发布《关于明确陕西摩托车交强险便民投保平台业务办理标准和投保资料的公告》,其中明确了平台业务的办理标准与投保所需的资料信息。
10月16日,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再次对陕西摩托车交强险便民投保平台公示的保险公司进行回访。据悉,相较于10月10日,此次平台少了“三星财险”。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了解到,明确表示开通线上办理的公司有14家。其中,太保产险、大家财险、华泰财险、锦泰保险表示只能提供线上续保服务;平安产险、太平财险、人保财险表示可提供线上续保和转保服务。国仁保险、永诚保险、利宝保险、泰山保险、紫金保险、华安保险、安诚保险表示新旧车都可以通过线上渠道办理。
大地保险、鼎和保险、都邦保险、安盛天平、中煤保险、渤海财险、中华财险、阳光财险、申能财险则仍然只能线下办理,理由多为线上系统不稳定,线下排队时间需1周至半月不等。其中,安盛天平保险工作人员表示,从10月16日起开始排队,最早需要等到11月6日才能办理,“一天办理的人数有限,最多二三十人。”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注意到,本次回访,英大财险、中意财险、安盟财险、中银保险、永安保险、亚太财险这6家保司,仍无法通过平台联系到。其中,英大财险、中意财险、中银保险三家保司记者也无法联系到。
由此可见,尽管金融监管部门及行业协会都表示“摩托车旧车续保、转保,原则上全程线上完成”,但实际政策落实过程中,监管政策的落地仍需一个过程。
未与交管系统联网无法核验投保车辆信息
考虑对“延迟承保”时限作出细则要求
交通强制险的收费依据是原中国保监会《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费率方案(2008版)》《关于调整交强险责任限额和费率浮动系数的公告》两份文件,基础费率按照排量定价,50CC及以下每年80元,50CC-250CC(含)每年120元,250CC以上及侧三轮每年400元。电动摩托车则是依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电动摩托车承保实务(试行)》,其交强险费率与燃油摩托车对应排量档位保持一致。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从陕西省保险行业协会了解到,西安市2018年恢复摩托车挂牌和驾驶证申领业务后,摩托车数量快速增长,仅今年1至9月,西安市摩托车交强险投保量达到34.65万辆,全省85.37万辆。
陕西保险行业协会搭建的“陕西摩托车交强险便民投保平台”这一线上平台,系链接各保司的投保窗口,但由于保司投保系统尚未与交管系统联网,导致无法核验投保车辆信息真实性,进而造成该平台线上功能受限。此前已出现了多起中介、车商等“黄牛”,通过PS行驶证、购车发票等信息违规代办大量摩托车交强险业务的情况。
出于各保司风险防控考虑,按照金融监管部门今年10月下达的相关《通知》,目前仅支持陕西牌照(“陕”字开头)自然人摩托车车主交强险续保、转保业务的全程线上办理,且保险协会对业务办理所需资料、标准进行了明确。不满足线上办理标准的摩托车车主需自行前往,通过门店线下投保交强险。该系统的打通仍在推进。
此外,保险行业协会计划与各保司沟通,根据业务实际办理情况,考虑针对《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中“延迟承保”的情况制定细则,除从人力配置等层面采取监管举措推进以外,还考虑研究从线下、线上办理时限的角度,作出进一步要求。业内也在探讨根据摩托车等车型事故特点等,科学完善的交强险定价机制。
难言之隐
金融监管部门重视交强险推广普及
承保业务连年亏损,去年高达107.8亿
根据金融监管部门历年的《交强险年度业务情况报告》显示,从表述看,承保机动车数量的数据,总是在保费收入、承保盈利数据之前;从数据来看,2018年至2023年,交强险承保的机动车数量由2.55亿辆逐年上涨,截至2023年达到3.57亿辆。可见金融监管等部门对推广交强险的重视程度。
但业内人士认为,摩托车交强险便捷办理政策能否有效落地,监管的力度只是其一,背后实际是一本“经济账”。
2020年以前,机动车交强险业务承保处于常年盈利状态,2020年的承保盈利数据为128亿元。但值得注意的是,在2020年9月19日,原银保监会会同公安部、卫生健康委、农业农村部研究,进行车险综合改革,将总责任限额从12.2万元提高到20万元。
2021年开始,保险行业的交强险承保业务开始连年亏损,截至2023年,交强险承保亏损已高达107.8亿元。而多家保司的《交强险业务精算报告》均预测,2024年交强险的赔付成本还将进一步上涨。
据《金融时报》报道,一位财险公司相关人士表示,保司的承保亏损来自于两方面,“车险综合改革提高了交强险的保障金额。虽然扩大了赔付范围,保障功能获得进一步提升,但保险公司赔付成本随之高涨。同时,费率浮动系数浮动上限不变,下限从-30%扩大至-50%。优化后的费率浮动方案使车均保费进一步下降。”
业内人士指出,摩托车作为机动车的一种,相较于其他类型机动车,其本身存在事故率高、保费定价低、赔付率高等问题,故在整体交强险业务亏损情况下,其本身作为严重亏损的业务,更成了“烫手山芋”。
摩托车群体大多收入不高,定价高难以普及
“捆绑出险”等可减少亏损,但监管明令禁止
摩托车交强险办理难背后是亏损问题,会不会涨价?对此,保司表示,不同于普通商业险,保司在交强险业务上没有自主定价权,交强险费率也不会轻易调整。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将摩托车做为主要交通工具的,绝大部分是三四线以下城市及乡镇地区,或多数收入水平较低,风险意识淡薄,定价高了,车主舍不得,就抱着侥幸心理不买保险了,一旦出现交通事故,纠纷难以解决。为落实交强险这一社会保障制度,金融监管机构则从政策层面压制对摩托车交强险的定价,保障民生。
基于此,捆绑商业险成了保司减少亏损的一种方式,业内通过黄牛群体“捆绑出险”,或采取延长审核程序等方式,以应对监管政策明令禁止拒保、延迟承保、捆绑销售等问题。通过提高办理成本,变相让投保者接受捆绑出险,或前往相对办理程序更便捷的保司投保,以减少承保量。
记者在多家保司的《交强险业务精算报告》注意到,除平安产险和人保财险两家机动车交强险业务承保超500亿元规模的“巨头”,在近3年摩托车交强险受理的业务量持续有10%甚至更高速的上涨,多数保司的摩托车交强险承保量,多在持续减缓增长率,或增长率持平,甚至负增长状态。
该说法也从实地走访过程中得到证实。有保司业务人员吐槽道,部分保司限制承接的摩托车交强险业务量后,盈余客户涌入了他们的业务窗口。
对于摩托车交强险的赔付率。一名保司工作人员告诉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每办出一单摩托车交强险,保司将亏损1000元。”记者还从某“头部”保司得到一个说法,赔付率百分之三四百。记者尝试通过陕西保险行业协会求证,但无果,理由系赔付数据不全面,暂无法提供全省摩托车交强险出险率和赔付率数据。
记者手记
算好摩托车交强险的“经济账”与“民生账”
交强险定价机制需科学完善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查询资料注意到,2006年,原中国银保监会在《我国交强险制度特性》一文中提及,交强险除强制性等特征,还有“遵循不盈利不亏损”“费率与交通违章挂钩”两大特征。
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0年,中国保险行业的承保盈利由0.8亿元逐年上涨至128亿元,实现连续4年的承保盈利。结合我国交强险制度的“不盈利不亏损”特征,这或许是2020年车险综合费改的基础考量之一。
2020年9月的车险综合改革后,交强险责任限额由12.2万提升至20万;费率浮动比率中的上限保持30%不变,下浮由原来最低的-30%扩大到-50%。与此同时,机动车交强险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行业又出现了连年的承保亏损问题,且亏损的缺口逐年增大,截至2023年已高达107.8亿元。因此,摩托车这类本就低保金、高风险、高赔付的车型成为了保司眼中的“烫手山芋”。
此外,根据2022年《关于调整交强险责任限额和费率浮动系数的公告》显示,陕西机动车连续3年未发生有责任道路交通事故,交强险费率下降45%;上年度发生有责任道路交通事故,最高保费上浮30%。这是我国交强险制度的“费率与交通违章挂钩”特征的体现,但记者在走访中注意到,该政策在陕西摩托车交强险层面尚未落实。其未落实的原因,或与实施相关政策后,会进一步降低车均保费,从而导致摩托车交强险业务亏损缺口进一步加大有关。
诚然,业务层面的巨额亏损是金融监管部门、保险行业协会以及各保司等不愿看到的,但摩托车交强险作为国家强制险种,便捷购险是推广我国交强险制度的具体体现。因此,金融监管部门责任重大,在指导行业算好“经济账”时,更应算好“民生账”,打通与交管系统的联网,更好的打通线上投保渠道,不能因收支的不平衡,牺牲广大市民的便捷。
关于摩托车交强险业务面临的亏损问题,建议上级金融监管部门会同专家学者,借助大数据、AI等技术,围绕摩托车事故特点,及摩托车排量与价格关联性,涉及用户群体特征等,客观分析实际情况,科学完善的交强险定价机制,惠及更广泛的市民群众。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张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