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出海势在必行,但并非一帆风顺。汽车出海意味着抢占其他市场的份额,对于一些不发达地区相对容易接受,但对于视汽车工业为经济支柱的地区,如日韩、北美和欧洲,中国汽车企业打入这些市场将面临巨大阻力。
近日,欧盟委员会认定中国电动汽车价值链受益于“不公平补贴”,对欧盟电动汽车生产商造成“经济损害威胁”,决定对进口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加征为期五年的反补贴税。这一举措短期内对中国汽车出海影响显著,不仅会大幅增加中国电动汽车在欧盟市场的销售成本,导致销量下滑,还会迫使我国车企调整全球战略,引发在其他国家和地区业务的连锁反应。长期来看,这种做法也不利于欧盟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可能导致市场缺乏竞争,减缓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步伐。
近年来,中国汽车界在海外发展迅速,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出口势头强劲。然而,并非所有地区都呈现出乐观态势。中国车企曾以欧洲市场为傲,但自去年9月欧盟宣布计划对中国电动车实施反补贴调查以来,这种良好合作时期宣告终结。
2023年9月,上汽、比亚迪及吉利三家中国企业收到了欧盟委员会的电子邮件,邮件内含详细的调查问卷,标志着反补贴调查正式启动。时隔近一年后,比亚迪和吉利因积极配合分别面临17.4%和20%的临时反补贴关税,而不太配合的上汽则面临更高的38.1%关税。此外,包括华晨宝马和一汽奥迪在内的另外18家中国车企也被统一征收了21%的反补贴关税。特斯拉的税率降至7.8%,因其提交了一份有理有据的“单独审查”请求。
临时反补贴税实施后,中国电动车在欧洲市场的销量连续两个月大幅下滑。例如,MG品牌在英国、挪威、西班牙等15个欧洲国家的销量从6月的10264辆骤降至7月的4289辆和8月的2379辆,降幅明显。
欧盟担忧本土产业遭受冲击,通过征收反补贴税提高中国电动汽车的进口成本,降低其在欧洲市场的竞争力。然而,这种做法显然站不住脚。欧洲新能源车价格普遍比国内高80%到100%,部分车型甚至更高。国产特斯拉广泛使用宁德时代电池等本土供应链,还享受了上海政府提供的优惠政策,但其关税仅为9%,暴露了欧盟的双重标准。
事实上,关于欧盟对中国车企加征关税的问题也并非一片赞成之声。公开报道显示,在7月进行的首轮“咨询性投票”中,支持票和反对票并存,不少成员国已经意识到加税会对自身经济产生不利影响。此外,这项关税决定也引发了欧洲四大汽车巨头的不满,特别是德系车企如奔驰、宝马、大众等表达了强烈的反对意见。
欧美发达国家曾是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的积极倡导者,但随着中国在智能电动车领域的迅猛发展,欧美国家发现自己逐渐处于劣势,不得不紧急调整政策方向。过度的贸易保护只会消磨掉欧洲汽车巨头的竞争力和进取心,拖累汽车产业转型的决心与行动。
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基于多年的技术积累、大规模的工业体系和完整的供应链优势,而非单纯的补贴。德国著名汽车经济学家杜登霍夫认为,欧盟的关税将对消费者和驱动转型产生严重后果,损害了向二氧化碳友好型消费的转型以及欧洲汽车制造商的转型。
历史经验反复证明,互相伤害只会两败俱伤,唯有合作才能共赢。中欧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拥有很多共同利益,宝马、大众等欧洲车企不断扩大在中国新能源汽车业务的布局,同时中国企业如宁德时代、比亚迪、长城等也在欧洲投资建设生产基地。若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不仅有助于提升欧洲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竞争力,也契合欧洲推进能源转型、实现减碳发展的长远目标。无论这场博弈的最终结局如何,中国汽车工业崛起并加速迈向世界的脚步是阻挡不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