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陈家港成新四军反攻经典战斗
迷雾掩疏星,怒潮汹涌鬼神惊。滨海林立敌碉堡,阴森。渴望亲人新四军。远程疾行军,瓮中捉得鬼子兵。红旗首扬陈家港,威棱。海盐千垛分人民。近日,在盐城市响水县陈家港烈士陵园的淮北盐场人民烈士纪念塔下,义务讲解员孙新华深情朗诵了这首由新四军三师副师长张爱萍所作的《南乡子·解放陈家港》。解放陈家港成新四军反攻经典战斗!
1944年7月10日,新四军第一次解放陈家港时,张爱萍将军写下了这首词,生动描绘了当时的战斗场景。孙新华是陈家港北社区居民、退伍军人,也是响水县新四军研究会会员。退休后,他成为陈家港烈士陵园的义务讲解员,致力于挖掘和讲述当地的红色故事。
陈家港位于响水口东北部,灌河入海口南侧,地理位置重要,交通便利,资源丰富,是苏北沿海的重要港口和物资集散中心。这里有广袤无垠的盐田,为兵家必争之地。1939年3月1日清晨,日军从灌河口强行登陆陈家港,占领响水口,杀害抗日军民近千人,并继续南下蚕食苏北大地。日军入侵后,与伪军相互勾结,控制当地海盐资源和海上交通,实施经济掠夺。他们在各盐圩修筑炮楼,安设据点,控制了大源盐场和庆日新盐场,剥夺了盐民的生活来源。
武装到牙齿的日军霸占大量资源,残酷榨取盐民血汗,搜刮民脂民膏。盐民生活艰难痛苦,每家每月只能领两斗高粱,不够吃,不得不采集盐蒿子甚至吃盐蒿叶子。当时流传的“日伪匪霸盐垣商,压迫剥削似虎狼。灶民一年苦到头,饥寒交迫卖儿郎”的民谣,真实反映了陈家港民众的生活状况。
随着盐阜军民两次反“扫荡”斗争的胜利,苏北抗日根据地更加巩固,人民群众抗日力量不断发展壮大。1944年,为了夺取淮盐,新四军三师决定围歼陈家港地区之敌,彻底攻占日军在苏北沿海的重要据点——陈家港。新四军三师师长黄克诚将指挥这次重大战斗的任务交给了副师长张爱萍。
陈家港地区常驻日伪军800余人,分别驻守镇北大源公司、自来水厂、发电厂等据点。1944年4月8日,三师八旅24团1营和2营分别歼灭了响水口以东陈家港以西之辛湾、马家沟敌人,使陈家港之敌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5月2日晚,各参战部队冒着滂沱大雨,于午夜前到达各自战斗位置,将陈家港包围起来。第二天凌晨,总攻打响,各战斗部队向预定目标发起攻击。
沉睡中的敌人万万没有想到新四军主力部队从天而降,顿时乱成一团。第3营奋勇队队长高世龙率领队员突破敌人的火力网,打开了前进通道。第8连一排排长王世德带领全排战士率先攻入镇内,与敌人展开激烈巷战,相继夺取了水电厂等制高点。经过8个多小时的激战,陈家港战斗告捷,击毙部分敌人,生俘伪军四百多人,缴获大量军用物资,还有48万担食盐。
陈家港战斗不仅在经济上粉碎了日伪军长期掠夺盐阜区海盐资源的图谋,改善了全区军民的生活,还削弱了日伪军在盐阜区的力量,扩大了根据地,极大鼓舞了盐阜抗日军民,为全面对敌反攻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