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好接踵而至,预期持续趋强!
早盘,市场一度走弱,但下方承接力亦较强。此时,市场传来三大利好:
首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旗下新媒体玉渊谭天报道称,10月25日,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年会期间,中美经济工作组第六次会议召开。双方在交流“两国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过程中,中方也透露了中国经济政策的新动向,中方表示,一揽子增量政策规模较大,具体安排预计于11月通过法定程序后予以公布。
其次,近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全面落实国家一揽子增量政策推动全省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若干措施》的通知,该通知提出了25条计划和要求。
第三,钢铁板块突然崛起。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表示,将加快研究推进产能治理和联合重组,产业整合持续提速。
重磅信号
就在刚才,玉渊谭天报道称,10月25日,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年会期间,中美经济工作组第六次会议召开。双方在交流“两国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过程中,中方也透露了中国经济政策的新动向,中方表示,一揽子增量政策规模较大,具体安排预计于11月通过法定程序后予以公布。
财政部网站10月27日消息,财政部副部长廖岷日前出席2024年世界银行发展委员会第110次会议时表示,中国将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实施一系列强有力措施,有信心实现全年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10月25日,世界银行在美国华盛顿举行发展委员会第110次会议,重点讨论世行改革、国际开发协会第21期增资等议题,并审议通过了《面向未来的世行集团》报告。
廖岷表示,近期中国政府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除货币政策外,中国还将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在化解地方政府债务、稳定房地产市场、提高重点群体收入、保障民生、推动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方面实施一系列强有力措施,通过政府支出撬动社会投资、刺激消费,增加有效需求。中国有信心实现全年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并继续为全球经济增长注入动力。
江西发力
地方也开始发力了。据江西省人民政府网站,近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全面落实国家一揽子增量政策推动全省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该通知提出了25条计划和要求。通知强调,要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强化重大项目调度推进机制,采取双周调度、一项目一方案等方式,加快省大中型项目建设进度和专项债券、增发国债、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拨付进度,确保2024年完成投资额达到1万亿元。加快建设昌九高铁、瑞梅铁路、上高电厂、信丰电厂二期、乐平水利枢纽等项目,建成投运大广高速吉安至南康四改八扩容、南昌西二绕城高速、赣锋锂电四期15GWh新型动力电池等项目,新开工昌北机场三期扩建工程、长赣高铁,加快推动南昌北二绕城高速、弋阳至南丰高速、袁河航道提升等项目开工建设。
做好两个“1000亿元”争取工作。围绕国家在年内提前下达明年100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突出抓好城市地下管网及设施建设、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社会、水利、农业、林业、节能降碳、污染治理等领域项目优选工作;围绕国家在年内提前下达1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资金,根据相应领域抓好项目优选工作,主动沟通对接,积极争取国家更多支持。
10月23日,四川省委财经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召开,省委书记、省委财经委员会主任王晓晖主持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近期一揽子增量政策,锚定目标加油干、决战决胜四季度,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坚决扛起经济大省挑大梁责任。10月8日四川省政府召开党组扩大会议,要求“对国家即将出台的更大规模超长期特别国债、提前下达明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等政策,要强化项目包装储备,做深做实前期工作,努力争取更多份额更大支持”。
行业发力
今天早盘,钢铁板块全线大涨。
近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表示,将加快研究推进产能治理和联合重组。中钢协已着手加快相关研究、开展专项调研,研究提出促进联合重组和完善退出机制的一揽子相关政策建议。
中钢协表示,当前,联合重组、落后产能退出通道均需要政策支撑。一方面,8月份工业和信息化部已暂停公示、公告新的钢铁产能置换项目,堵上新增产能的入口;另一方面,还要尽快建立已有产能退出机制,创造条件引导落后产能退出,促进钢铁产量导向优势产能。同时,坚定不移推进联合重组,坚决防止重组过程中将大量无效产能甚至“僵尸产能”复活。这项工作任务艰巨,需要政府、企业和行业共同推进。钢协已着手加快相关研究、开展专项调研,研究提出促进联合重组和完善退出机制的一揽子相关政策建议。
兴证金属赖福洋表示,上周上半周受到部分地区环保压力及降雨天气的干扰,终端需求有所放缓,螺纹钢本期表观数据为243.5万吨,周环比下降14.3万吨。而下半周以来,市场对于下周的国内重要会议内容开始加大博弈,多头情绪逐步升温。从中期维度看,我国宏观政策已经出现明显转向,黑色商品价格在宏观因素层面发生大跌的概率相对有限,随着财政政策逐步落地,钢铁板块有望走稳。
与钢铁类似的还有光伏等新能源行业。有分析人士认为,市场可能出现类似于2017年那样的供给侧改革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