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中国首枚原子弹在罗布泊成功引爆,这一历史时刻迅速传遍全国,成为加强国防及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里程碑。周恩来总理在人民大会堂公布这一喜讯,《人民日报》亦发行特刊以示庆祝,翌日头版头条详尽报道了这一重大成就。
六十年光阴流转,原子城纪念园矗立于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铭记着“两弹一星”功勋们的卓越贡献,其中23尊雕像与31564名工作者的名字被永远镌刻,象征着中国在打破超级大国核垄断斗争中的坚定决心与自主力量。
岁月悠悠,2024年,科学巨擘周光召离世,标志着“两弹一星”元勋群体中仅剩两位健在,他们是王希季与孙家栋两位院士,他们见证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那些曾经在一线奋斗的老一辈科学家,现已步入高龄,他们谦逊地自称为“小兵”和“螺丝钉”,却曾背井离乡,勇敢面对核辐射的风险,投身于这项伟大事业。值此原子弹成功爆炸六十周年之际,他们重温往昔,口述那段辉煌历程。
回溯历史,1960年代,面对国际封锁,中国科研团队在上海冶金研究所的带领下,开启了铀235提炼技术的自主研发之路。历经艰辛,1963年,关键技术“甲种分离膜”研发成功,性能超越苏联。这群并肩作战的科研人员直至2002年才首次合照留念,记录下这份迟来的团聚。
与此同时,王承书等科学家在兰州铀浓缩厂克服重重困难,成功生产出高浓缩铀,为原子弹的“心脏”注入生命。随后,原公浦在戈壁滩的车间里,精准操作,完成了铀球的精密加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核心部件终告诞生。
1964年夏,原子弹的各项组件从四面八方汇聚于海晏县221基地,组装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钳工黄克骥等人为“邱小姐”——原子弹的代号,完成了最终组装,那震撼人心的蘑菇云至今仍是他梦中的常客,满载骄傲与甜蜜。
此外,如王永乐等科研人员在外场测量工作中,不顾个人安危,紧随核爆烟云进行追踪测量,为国家提供了宝贵数据,他们的奉献精神熠熠生辉。
从1955年战略决策的提出,到1964年原子弹的成功爆炸,这段历程是中国科技史上的一座丰碑,见证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勇攀高峰的壮志豪情。